经济学讲义

date
Feb 18, 2024
tags
经济学
slug
economics-lecture-notes
status
Published
summary
学会用经济学视角去看世界
type
Post
🙂
边读边写,我就是个外行学计算机的,说的不一定对。
整本书作为科普读物,聚焦微观经济学,科普相关概念,提供经济学视角,但不成系统,系统学习还是要看教科书。
下面标题按照原书目录给的,标题包含范围太广,实际内容没有很多,下面用分割线分割小标题(小标题没有列出)。

稀缺

真实世界:经济学视角

第一章讲稀缺,但是上来是科普经济学,通过监狱的例子说明经济学无处不在,马粪争夺案提到了法律影响,说明很多法律看似公正,实则效率才是第一考量

接着讲经济学中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影响力量,学会了供需,只看表象往往不行,必须能看到结果的结果。

最后讲区分愿望和结果,提到现在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而不是事与愿符,比如红色高棉最好的愿望最恐怖的结果。

人性观: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

从经济学视角如何解读人性
讲解为什么经济学中假设理性人是有用的,从社达来考虑,优胜劣汰,整体上看人是理性的,不理性就被淘汰了。

然后讲解人自私自利和有爱心的两面性,提出人际互动二分法(然而我对一切关于人的二分法表示存疑,当然原文没有给出确定性表述)

用铅笔的生产表明市场的力量,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。

最后比较精彩,提出商业是最大的慈善,为什么扶贫难以起效:
  • 缺乏反馈(原文拿扶贫和做生意对比,扶贫反馈弱…)
  • 委托代理问题(行善的人往往花的不是自己的钱)
  • 所托非人(善款交到政府手上了)
  • 养懒汉效应(扭曲了激励)

区别对待:选择的标准

终于开始讲稀缺了。
拿去屑洗发水来举例,反驳现代社会没有不必要需求。我认为不能这么对比,也不能这么说,很多需求你有他没有,你当然可以说需求是必要的,但不一定对你来说是必要的,原文中提到你用了去屑洗发露你发现很好,你就离不开了,但是有很多需求强加给你后并不是离不开,比如涉及到电子产品,互联网产品的很多需求。你赠送给我笔记软件会员但是我从不记笔记,这种例子我经历的太多了。
最后讲到人的需求永无止境。

因为稀缺,所以有权衡取舍,那么就有歧视。所以歧视不可避免,我也有过类似笔记 讲到没有平等。拿 DEI 举例,你赋予另一方更多权利必有其他方付出代价。
所以问题转移了,如何歧视才是问题?(而不是怎么不歧视)
课后题提到了一个真正平等:机会平等
但是歧视也有歧视的代价(很多时候,歧视意味着效率下降,达不到帕累托最优)

从歧视的角度分析次贷危机(次贷危机原因太多,众说纷纭)

成本

选择偏好:放弃的最大价值

谈到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价值(其实就包含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)

提到负面感受不是成本。我认为还是要辩证的看,就算负面成本不是成本,负面成本也能转化成成本,负面情绪影响很大,都喜欢说人是情绪化动物,对决策、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。但负面情绪本身可以在第一时间消灭,就不用再考虑了,看
不过又引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:正面感受能算作收益吗?经济学还是不算,人呢还是受影响,如果不把吸毒、恋爱获得正面感受当作收益,你为什么要去做呢?
提到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(差不多,因为人只要在社会上,就是相互影响的)
接着说你的职业范围由社会决定,因为很多职业消失了,很多新的职业也会产生,但不要过分忽略主观性,如果你成为创造新职业的那个人,既可以说是你自己决定的,也可以说是社会决定的。

提到别只看显性成本,或者剥离中间商的功劳看成本

资源的价值:重新理解盈利与亏损

提到凡是盈利都是意外,本质就是一切皆概率。
但是强调的是盈利和亏损发生后要重新估算成本,隐藏含义是人必须跟随现实情况调整决策,在博弈论里面讲,你应该做到序贯理性,不是一个决策走到底。
估算成本不难,找原因难,这就看个人的思考和认知了。

老生常谈,价格的核心影响因素:供需

提到租是对资产的付费。我又存疑了,首先为了理解书中例子你必须明白事事人人都可用价格来衡量(当然,经济学家就是这样的,人命也有价格)而且这里直接解释租,并不对租的分类细讲,只是简单列举,好像作者看透了本质似的,读到这里已经有很多次作者传达出一种他看透本质的感觉了,但是事实上呢?
原文不仅概念模糊,举的例子也很模糊,什么“白赚租”,“老板的租这么高”…
原文举的例子可以用现代经济学”经济租“的定义来理解:生产要素(劳动力,资本等)因稀缺性或市场结构(比如垄断)带来的超额收益。
也许文章没有问题,可能是“租”这个字的问题,毕竟最初只有土地租,大家就沿用下来了。
依我理解,租的本质就是来源于稀缺性,因为稀缺,你得多付钱,超支的部分就是租。

讲了半天不如直接给出寻租定义:不通过生产手段谋求利益

科斯定律:从社会成本看问题

科斯定理内容很多,原文只提到谁能以最低成本避免,谁承担责任(类似汉德法则)
没讲产权,交易成本,私人市场在交易成本低的情况下可以自发解决外部性问题。
也没说明责任分配不只是法律问题,也是经济效率问题。

直接讲科斯定理是谁用的好就归谁。然而这是过度简化,科斯提出是产权明确且在交易成本低的情况下(而现实世界交易成本往往很高)还有是通过交易手段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。
过度简化很危险,让人不讲逻辑讲歪理,比如原文中提到的恋爱的例子,交易成本如何衡量?恋爱是什么产权?这不搞笑嘛。

交易费用:平衡的艺术

现在开始强调科斯定理中的交易成本和产权了,也讲解了私人市场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。
风俗、道德规范就是一种准则、标准,降低交易成本

需求

边际革命:不是越多越好

科普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,我认为可以提一嘴马克思主义。
了解到边际原来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提出的(奥地利经济学派印象分 + 1)
讲边际效用递减,也就是边际成本递增。当然一般在减少之前有短暂增加,成本在增加之前先会减少(规模效应)
用了这个思路,就明白如何让总收益最大化了,使边际效用 = 边际成本。(指导生产,指导消费用等边际原理,这个也可以指导消费,在你只消费一种物品的情况下)

需求定律:关于人性的定律

讲供需。关于分析供需我有一套自己的框架:
供需在于市场,市场有商品有卖者有买者。
所以影响供需从市场中三个要素来分析:
需:其他商品(替代品,互补品等),买者(数量,期望,喜好)
供:原材料成本,生产技术,卖者(数量,期望)
分析弹性:有无替代品,必需还是奢侈,时间长短,市场规模大小
上面这套框架就讲明白了书中的供需 一,二 定律,书中额外讲了第三定律,我认为就是对比原理,简单来讲就是贵的东西在高附加成本下显得不那么贵了。或者作者说的“好东西运到远方去”

价格

累了,没什么好说的,都是关于价格的经济学常识。

权利

权利来源于历史经验,来源于人。(何止权利来源于人,一切都来源于人,除了自然,其他一切一切,不都来自于人吗?

耐心

不确定性:时间偏好带来的回报

易耗品和耐用品,易耗品是“一次性”的,比如苹果,鸡蛋,一次消费就没了。
耐用品必须等待才能慢慢发挥价值,比如人力资本,苹果树。

人都是短视的,不耐是自然倾向。
不耐程度决定利率高低,未来越不确定,利率越高。
 
 

© Aron Yang 2024 - 2025